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身边的事 > 正文
    购物车
    0

    国内国际“头头是稻”!袁隆平、谢华安等指引稻路

    信息发布者:谢志扬
    2019-04-17 09:15:24    来源:快资讯   转载

    美丽三亚,浪漫天涯

    如酒如歌,如诗如画

    世界目光聚焦这里

    “‘稻’路引领,传承创新”

    4月11日

    一场水稻界的盛会正在这里上演

    点击视频,了解现场更多精彩

    “‘稻’路引领,传承创新”宣传片

    4月11日上午,第三届中国(三亚)国际水稻论坛暨首届国际稻米博览会在三亚开幕。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担任论坛主席,出席开幕式致辞并作报告,刘旭、谢华安、陈温福、罗锡文、孙宝国、张洪程、朱健康院士出席开幕式。来自中国、美国、日本、柬埔寨、尼泊尔、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马来西亚等18个国家的顶尖水稻专家和行业人士700多人汇聚三亚,共享水稻发展成果。

    论坛现场

    本届论坛在海南省人民政府、中国科学院、中国农学会指导下,由三亚市人民政府、海南省农业农村厅、海南省科学技术厅、海南省科学技术协会、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主办,以“‘稻’路引领,传承创新”为主题,重点围绕传承之稻、财富之稻、引领之稻、品牌之稻、世界味道、稻韵流长等六个方面进行,集学术论坛、精神传承、创新创造、品种展示、稻米商贸及品鉴、稻米文化传播等为一体,汇聚世界智慧,以三亚为窗口和试验地,探讨水稻全产业链的价值增值途径。

    三亚市委副书记周廉芬致欢迎词

    在省委、省政府的指导下,三亚瞄准产业化、市场化、专业化、集约化、国际化“五化”总目标,发挥南繁科技创新主战场作用,加快推进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建设和南繁产业发展,以产城融合的模式建设南繁科技城,建设全球动植物种质资源引进中转基地。

    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局局长曹京华致辞

    在我国经济实力和居民收入水平大幅跃升以及由此带来的消费升级时代背景下,稻米产业从重视供给数量逐渐向强调供给质量转变。聚焦高质量发展,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稻米产业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现稻米价值链升级,是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必要手段,也是在座各位长久追求的目标。

    国家粮食局原副局长、中国粮食行业协会副会长、大米分会理事长郄建伟致辞

    在我国经济实力和居民收入水平大幅跃升以及由此带来的消费升级时代背景下,稻米产业从重视供给数量逐渐向强调供给质量转变。聚焦高质量发展,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稻米产业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现稻米价值链升级,是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必要手段,也是在座各位长久追求的目标。

    老挝农业林业部副部长Chantha 致辞

    水稻是农民在生产、耕地面积和食物消费方面最大的农产品。自从2010年,老挝政府与中国政府通过相关部门的合作,开展中老杂交水稻研究项目,与老挝农民合作,在老挝北部地区培育杂交水稻品种。目前该项目已经扩展到国家中部整个地区,两国人民的辛勤劳动使老挝向中国出口了优质大米。

    海南省政协副主席、省科技厅厅长史贻云致辞

    海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南繁建设,将“南繁硅谷”建设列为首要任务来推动,重点打造“一核两翼”,一核为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两翼为南繁科技城、全球动植物种质资源引进中转基地。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规划落实了26.8万亩科研育种保护区、5.3万亩核心区,纳入基本农田范围,实行用途管制,从根本上保证南繁科研育种用地需求。南繁科技城规划了6028亩,围绕南繁科研、种业科技、热带农科等三大产业领域建设,着力打造全球育种科研创新高地、种业国际交流中心、种业人才宜居宜业的乐土,以及具有国际种业一流营商环境的产城。

    袁隆平院士为海棠湾水稻国家公园中国(三亚)国际水稻论坛永久性会址授牌。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联合国内外稻麦领域相关科研机构、院校、政府管理部门和企业,共同发起成立“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稻麦品种技术创新与转移联盟。联盟将共同开展稻麦品种技术创新、技术转移的国际合作与交流,提升 “一带一路”国家的品种技术创新与推广应用能力,培训培养国内外相关农业技术人才,建立国际农业合作的长效运行机制,促进“一带一路”国家农业区域经济一体化协同发展,共同维护地区和世界粮食安全。

    老挝农业林业部副部长Chantha Thippavongphanh,中国科学院院士谢华安,海南省政协副主席、海南省科技厅厅长史贻云,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局局长曹京华为稻麦品种技术创新转移国际战略联盟揭牌。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三亚市南繁科学技术研究院、广东省种子协会、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四川农业大学、缅甸耶津农业大学、尼泊尔农业部农业研究委员会、泰国正大集团、马来西亚农业和农基工业部农业研究与发展署等理事单位代表上台,曹局长为理事长单位授牌。

    安永(中国)企业咨询有限公司总监关杰

    安永(中国)企业咨询有限公司总监关杰进行南繁科技城招商推介。南繁科技城是“一带一路”种业交流中心,全球育种科研创新高地,国内种业营商环境示范新区,种业人才乐业安居家园。

    哈尔滨市粮食局局长师逸

    哈尔滨市粮食局局长师逸表示,“哈尔滨大米”品牌达到了610个,其中159个品牌获得国家、省、市各级各类名、优、新、特荣誉称号,“哈尔滨大米”作为一个集合概念以绿色生态为标签的品牌化战略成效显现,绿色优势正领跑全国。

    论坛现场

    院士报告与重要嘉宾主题报告

    点击视频,了解现场更多精彩

    袁隆平:第五代一系杂交水稻取得突破性进展

    袁隆平院士

    袁隆平院士作《杂交水稻发展的战略》报告,对五代杂交水稻进行了解析。

    第一代杂交水稻以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为遗传工具的三系法杂交稻。优点:不育性稳定。弱点:育性受恢保关系制约,选到优良组合的难度大。

    第二代杂交水稻以光温敏核不育系为遗传工具的两系法杂交稻。优点:配组的自由度大,选到优良组合的机率很高;弱点:育性受气温高低决定,若遇异常天气,制种和繁殖都会失败。

    第三代杂交水稻以遗传工程不育系为遗传工具的两系法杂交稻。优点:配组自由度高,育性稳定,不打摆子,克服了三系法配组难度大和两系法育性不稳定的弱点; 稻穗结有色和无色种子各一半,无色的不育系是非转基因种子,繁殖产量稳定。

    第四代C4型杂交稻C4型植物(玉米、甘庶等)的光合效率比C3型植物(水稻、小麦等)的高30-50%,前国际水稻所所长哲格勒预计,2023年可研究成功C4型水稻的样株。

    第五代一系法杂交水稻,即通过无融合生殖固定杂种一代F1的杂种优势,釆用基因编辑技术,最近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罗锡文:现代精量穴播,实现水稻种植技术进步

    罗锡文院士

    罗锡文院士表示,目前我国约有30%的水稻种植面积采用人工撒播。人工撒播的秧苗在田间无序分布,生长不匀,造成通风、透光性差,易受病虫害侵害,抗倒伏性差。功效较高,成本较低,播种量大。撒播机功效高,成本较低,播种量大。秧苗在田间无序分布,且密度大,通风、透光性能差,抗倒伏性差。条播机功效高;成本较低;播种量大。秧苗在田间成行分布,密度比较均匀,通风、透光性能较好,抗倒伏性较。

    罗锡文提出,要改无序直播为有序直播,改泥面上撒播为开沟起垄穴播,改人工撒施肥为机械深施肥,增加同步喷施装置,减少作业环节。基于此,罗锡文团队发明了“三同步”水稻精量穴直播技术,包括:同步开沟起垄水稻精量穴直播技术,同步开沟起垄施肥水稻精量穴直播技术,同步开沟起垄喷施水稻精量穴直播技术。

    孙宝国:创新驱动中国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工商大学校长孙宝国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工商大学校长孙宝国指出,健康、美味、方便、实惠是中国乃至世界食品发展的大趋势。安全是食品的基本要求,而不是食品的目的。营养是食品的基本属性,没有没有营养的食品。调节人体机能是健康食品的重要标志。中国食品工业进入中低速发展阶段,中国餐饮业仍处于高速发展阶段,中国食品产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孙宝国表示,食品是高技术领域,保障食品安全、提升食品品质、食品产业现代化、食品创新需要高技术。中国传统食品生产方式的各种转变和高质量发展都离不开创新驱动,饭菜从家庭制作向中央厨房制造转变,做饭、做菜从用“火” 向用“电”转变,“送饭”已成为“家常便饭”,做饭从依靠经验向智能控制转变,从人力向动力转变,从手艺向工艺转变,从工具向装备转变,从脑力劳动向人工智能转变。要依靠技术创新驱动中国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通过管理创新保障中国食品产业健康发展。

    朱健康:基因编辑助推作物分子育种

    美国科学院院士 中科院上海植物逆境生物学研究中心研究员朱健康

    美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上海植物逆境生物学研究中心研究员朱健康表示,基因编辑是一种很好的分子育种工具,能有效的用于农艺性状改良。基因编辑技术包括碱基编辑,精准编辑等,其技术核心,是要找到需要编辑的基因。

    CRISPR/Cas基因编辑技术在植物基因功能研究和作物遗传改良方面具有重要应用价值。xCas9和SpCas9-NG是最近报道的两个Cas9蛋白变体,它们识别更加简化的NG PAM序列,能更有效地缓解PAM限制性问题。朱健康团队研究发现,通过抑制植物的RNA沉默途径可以显著提高CRISPR/Cas9的基因编辑效率;利用水稻稳定转基因株系和相同的sgRNA来评估、比较xCas9和SpCas9-NG在植物中的编辑效率,研究表明,SpCas9-NG用于胞嘧啶或者腺嘌呤碱基编辑器时可以在不同NG PAM位点发挥作用,能更有效地用于水稻基因编辑。

    Kenneth M. Quinn:农业促进世界和平发展

    世界粮食奖基金会理事长Kenneth M. Quinn

    农业对促进世界和平发展有重要意义。世界粮食奖基金会理事长Kenneth M. Quinn介绍,世界粮食奖于1986年由诺贝尔和平奖得主Norman E. Borlaug博士创立,旨在表彰那些在促进全球粮食产量、质量和供给等方面为人类发展作出卓越成就的人士,是该领域最具声望的国际大奖,曾被多位国家元首誉为“粮食与农业领域的诺贝尔奖”。世界粮食奖得主都曾为确保成千上万生活于贫困中的男女老少获得数量充足、营养丰富的食物做出过重大贡献。

    “一带一路”高端对话

    共建共享,应对全球粮食安全的挑战

    高端对话现场

    老挝农林部副部长Chantha Thippavo Ngphanh,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局局长曹京华、泰国正大农产品有限公司资深副总裁Anek Silapapun,隆平高科副总裁谢放鸣,海南省农科院前院长黄明安研究员就中国和”一带一路“国家如何加强水稻国际合作,共同应对粮食安全挑战这个主题进行探讨,四川禾嘉种业、空中农人总经理江玲主持座谈会。

    老挝农林部副部长Chantha Thippavo Ngphanh

    老挝有丰富的土地资源和充足的温光自然资源,而中国有先进的杂交水稻技术、水泵农机和肥料农资产能的优势,随着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落实和发展,两国农业合作日益密切。老挝农林部副部长Chantha Thippavo Ngphanh表示,将加强和中国合作的战略规划和鼓励政策,希望通过与中国研究机构合作,进一步改善种植技术,提升当地水稻产量。

    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局局长曹京华

    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局局长曹京华表示,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为沿线国家提供了更多科技支持,使人们能更好的解决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挑战。中国科学院长久以来积极推进人才、项目、成果的对外交流,牵头成立“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组织国际大科学计划、加速“扩容”外籍人才队伍等,以开放的姿态推动着全球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

    泰国正大农产品有限公司资深副总裁Anek Silapapun

    正大集团作为全球知名的国际大企业,有许多国际农业合作的宝贵经验,泰国正大农产品有限公司资深副总裁Anek Silapapun表示,正大集团于1921年在泰国创立,有近200年历史,1979年开始进入中国发展,40年来,不断加大在华投资力度,截至目前,正大集团在中国设立企业超过400家,拥有正大饲料、正大食品、正大鸡蛋、正大种子、卜蜂莲花、大阳摩托、正大广场、正大制药、《正大综艺》等具有广泛知名度的企业、品牌和产品。正大集团已成为在华投资规模最大、投资项目最多的外商投资企业之一,并积极参加到国际合作中,希望通过聚合中国和其他国家资源,帮助农民提高生产效率,让消费者能以更合理价格获取到更优质的产品。通过共享技术,推动稻米产业发展。

    隆平高科副总裁谢放鸣

    隆平高科作为我国种业企业引领者,是目前中国最有实力的农业科技公司之一,也是国内最早扬帆出海的企业,有丰富的国际合作经验。隆平高科副总裁谢放鸣指出,杂交水稻海外推广兼具国内和国外的挑战,目前,国内法律法规正在不断完善以适应现代种业发展,国外挑战主要是生态环境、政策、法律、习俗和社会状况不一样,需要有针对性的进行研发推广,因地制宜,推动杂交水稻全球化发展。

    海南省农科院前院长黄明安研究员

    作为海南省农科院的老一辈的科学家,黄明安研究员八十多岁还常年活跃在育种一线,采用国内高新农业技术,借助与柬埔寨农业部签署的长期粳稻合作项目,不断培育品质和产量更佳的超级杂交热带粳稻。黄明安认为,在东南亚等 “一带一路”国家推广水稻品种,需要因地制宜,有具备实力的企业和科研机构建立杂交水稻品种试验示范基地,加强中国水稻在东南亚 “一带一路”国家试验示范推广的支持力度。

    首届稻米博览会现场

    “三亚看稻”是中国(三亚)国际水稻论坛的重要部分,每年有来自全球的500多个水稻新品种(组合)在海棠湾水稻国家公园展示,多个农业新技术作为配套展示。今年首次增设“一带一路”国家品种田间展示,展示来自东南亚的缅甸、越南、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以及南亚的尼泊尔、巴基斯坦、孟加拉等国的主要推广品种或中国“走出去”的品种,其中还包括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在“一带一路”国家“走出去”的两个品种。

    本届论坛由三亚市南繁科学技术研究院、三亚市农业农村局、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海南省南繁管理局、中国粮食行业协会大米分会、国家稻米精深加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三亚市海棠湾水稻国家公园开发有限公司、南方农村报社、中国大米网承办,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中国种子协会、中国水稻研究所、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粳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东南亚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给予了大力支持,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协办单位。

    第三届中国(三亚)国际水稻论坛

    暨首届国际稻米博览会专题报道

    这是中国水稻的力量!

    - End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